李艾,超模、主持人、评委、歌手、饭馆老板,以及2008年奥运火炬手,这些头衔都可以作为这个广东女生的身份前缀。刚拍完徐静蕾导演的电影《杜拉拉升职记》的李艾又多了一个新的跨界体验———电影演员。
最好的状态就是去掉一切头衔,那才是最成功的
南都:假如这几样中你只能选择一样:世界模特大赛冠军、快女评委、《康熙来了》主持、《建国大业》某配角、餐馆老板,你会怎么选择?
李艾:一切角色都可以丢掉,我会选主持人,最好的状态就是去掉一切头衔,比如现在说张曼玉还有加上演员张曼玉的吗?没有头衔,才是最成功的,就像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招式。
南都:你曾经说多线发展就像“多抓几张彩票在手上”,这是一种机会主义论吗?
李艾:我的意思是,人生就像摇奖,成功人士的传记里写着他们的努力和成果,但也有一大批更拼更苦的人没有成功,只不过我们看不见他们。所以要多线发展这种生存状态就是要多学习,不是说跨得越多越好,而是要把每个都能做“破”。
南都:你的几次“跨”是有规划和预期的比较多,还是属于机缘巧合、先试试看再说?
李艾:不乏机会主义吧,我的观点一向是“你都敢让我上了,我为什么不敢去做啊”?这次拍《杜拉拉升职记》,徐静蕾也是知道我没有电影经验,但你既然敢用我,我就敢上。我觉得可以先去试,估量能力,再去走下一步。有些人喜欢先规划和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去做,当然也是对的,不过我觉得事实上走捷径和闷头干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,就像解数学题一样,有人老实地一步步解,有人先思考最简单的做法,但他们解答出来的时间是差不多的。两种情况只是性格差异。
南都:尽管你觉得很认真在做事,但还是会有人说“李艾成功就是因为她是美女”,你听到会生气吗?
李艾:这个其实我也承认。虽然我以前总说自己不是美女,有人会觉得我矫情,我当了主持人之后,经常和专家、学者、教授做节目,越发会觉得自己确实也满靠外貌的。但我对此很自信,因为我的外型是符合电视语言。而且主持的能力是摆在面上给大家看的,不像演偶像剧可能只要长得美就好。我不介意被说是“花瓶”,不担心能力得不到认可,也不介怀恶评。
跨界有时候是一种宣传手段,是垄断资源
南都:国际大牌们很热衷“跨界”合作,比如画家设计包包或者彩妆盒,服装设计师去设计跑车之类。虽然我们中国人热衷谈着“跨界”,其实在国外这些都被看做理所当然的事情。你怎么看?
李艾:我觉得时尚界的跨界是好事也不是好事。有时跨界是一种宣传手段,比如麦当娜去设计服装,看上去对麦当娜、品牌、消费者都很好,但其实就是一种垄断,麦当娜是抢了其他设计师的活的。她本来作为歌手,开演唱会就已经让很多歌手失去了机会,现在又让其它行业的人也失去工作机会,一个人垄断了社会越来越多的资源,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良的竞争机制。那些有才能的,真正能设计出令人开眼界的、有创新元素的人会被迫被丢掉。
南都:那么你推崇一种怎样的跨界?
李艾:我更欣赏能通过跨界合作创造出新产业的类型,比如IT和艺术的合作,这能建立起新的新人培养机制。如果只是一个人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,我认为没有太大意义。
南都:你最欣赏的“跨界”作品是什么?
李艾:装置艺术、绘画和建筑的跨界合作。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做北京奥运开幕式烟火的蔡国强,他的作品天真如孩童,他曾说,一个人在一个年度里总要有几个不能实现的梦想,才是个活力的人,这句话我很喜欢。
南都:你今年正好30岁,你觉得30岁是一个事业和生活的分界线吗?
李艾:以前觉得害怕,现在似乎没感觉。年龄大了反而不会害怕时间,不浮躁,不着急,不会需要明天就要被认可。有一部分积累,对很多事情都充满敬畏,更踏实。
南都:你能给那些娱乐圈也想要“跨界”的新人一些忠告吗?
李艾:首先要是自己喜欢的。我知道有些歌手去演戏其实不是自己喜欢,只是公司要求非要他去演,就很别扭。然后要能得到观众认可。哪怕是玩也不是漂一漂的那种,因为你的表现是会被所有人看到的。你可以不一定有规划,但必须认真,能经得起大家检验,也对得起自己。
AFIA模特认证体系是针对亚洲模特的骨骼条件,结合国际时尚领域职业模特的规范和惯例,在亚洲地区执行的职业模特资质分级检定...... 详情